钓亦有道 让休闲垂钓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开饵、上饵、抛竿、起竿、抄鱼、取钩,一条条鲜活的鱼儿陆续被收进鱼护”,这种场景发生在南京秦淮河上举办的第六届乐钓江苏俱乐部联赛的现场。近年来,各地举办的垂钓赛事和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赛事和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垂钓爱好者的参与,也推动了垂钓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钓鱼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雅事之一,与“渔樵耕读”并列为隐逸文化的代表。文人墨客常以钓鱼为题材创作诗词,寄托情怀。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便描绘了垂钓的悠然自得。南京秦淮河作为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垂钓环境和丰富的垂钓体验,因此迅速成为了江苏省内众多垂钓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点。
随着休闲垂钓的普及和直播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垂钓博主和垂钓爱好者开始涌入这个领域, 对于广大垂钓爱好者和从业者而言,要做到“钓亦有道”,时刻保持对垂钓运动的热爱和专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积极传播垂钓文化和正能量。
生态优先。在垂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不使用对生态环境有害的钓具和饵料,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文明垂钓。在垂钓过程中,应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和废弃物。同时,应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不进行违法违规的垂钓行为。
垂钓作为渔业休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还能提升社会和谐度和生态保护意识。因此,应积极引导和规范休闲垂钓活动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三农”工作的积极作用,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积极推广垂钓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9/20/art_12502_113661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古韵今风 鱼跃传承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倒头书记不倒头
最新加入
2025-01-08小芦稷撬动大产业
2025-01-08徐蒜6号
2025-01-08连云港市严把“四关”...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苏州市吴中区:五措并...
2025-01-08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2025-01-08关于江苏省农村人居环...
热门资讯
2025-01-06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3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4-12-30浙江省女子监狱先进事...
2024-12-23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
2024-12-16最高检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4-12-09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
2024-12-05致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
2024-12-05致蕲春县人民政府一份...
2024-12-05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
2024-12-02最高检召开第七批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