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宝湖渔业生态 信息化技术助力禁渔执法
高宝邵伯湖总面积150万亩(全国第六大淡水湖),地跨苏皖两省七个县、市、区(功能区),现有5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已全面退捕。整体来说,湖区渔业生态保护任务更重、难度更大,传统的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禁渔形势下的执法需求,因此我们应顺势而为,向科技要力量,以信息化技术助力渔政执法,提升禁渔执法效能,持续稳定禁渔秩序。
省高宝湖渔政监督支队以统筹整合应用湖泊现有执法信息化设备和渔政船艇为基础,以多元联合监控和视频指挥为重点,结合所辖水域实际情况,构建集监控、取证、指挥、执法为一体的渔政管理体系,对湖区违法捕捞行为实行立体化、精准化打击。这一执法模式与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后的执法需求极为契合,对新形势下内陆湖泊的渔政执法管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电子围栏在线监控。通过优化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打通监测数据对接渠道,渔政“湖泊天网”与公安、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水域监控系统组网对接,做到部门打通、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水上、岸上全程轨迹追踪;在线监控系统搭载的录像回放、智能检索、云台控制、智能监控报警等功能,能对非法捕捞人员进行智能识别精准定位,自动全程记录固定证据;同时,配合使用船艇、车辆等线下巡查,有效地提高了禁渔执法的精准度和执法效率。
无人机高效巡护、不留死角。利用无人机搭配红外热成像相机,实现了高效、精准侦查;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穿透黑暗和伪装,清晰显示水域中的温度差异,帮助执法人员快速锁定非法捕捞船只或人员。这一组合不仅提高了夜间执法的安全性,也大大增强了执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构建综合管理平台,初步实现智慧渔政。基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了执法指挥调度平台、数据资源中心、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分析决策和预警等系统,集成分散独立的模块到统一的信息门户上,初步实现数据分析、预警预报、综合评价、效益评估等功能,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初步实现渔政管理智能化的应有之义——积累数据信息、提高执法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成为真正的智慧渔政奠定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9/20/art_12502_113661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渔趣点靓美丽乡村
最新加入
2025-01-08小芦稷撬动大产业
2025-01-08徐蒜6号
2025-01-08连云港市严把“四关”...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苏州市吴中区:五措并...
2025-01-08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2025-01-08关于江苏省农村人居环...
热门资讯
2025-01-06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3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4-12-30浙江省女子监狱先进事...
2024-12-23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
2024-12-16最高检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4-12-09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
2024-12-05致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
2024-12-05致蕲春县人民政府一份...
2024-12-05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
2024-12-02最高检召开第七批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