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产提升工作典型旱地模式⑩——商都县旱地马铃薯“平垄覆膜膜侧”模式
马铃薯是商都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万亩,但当地十年九旱、旱地居多、水分蒸发量大、生育期短。针对干旱和生育期短这两个制约因素,经过近年试验示范,形成了旱地马铃薯平垄覆膜膜侧种植模式。
主要做法:一是发挥规模经营,突出技术引领。企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小农户旱地,形成旱地马铃薯规模种植,连片达到万亩,便于土地集约化管理、技术大面积应用;科学耕作,播前实施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配合使用微生物复合肥做底肥;选用良种,全部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集成技术,核心技术为平垄覆膜膜侧播种技术,推广应用加厚地膜或生物降解膜、保水剂,采取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40厘米,中耕覆土15厘米;精细管理,后期结合测土情况和马铃薯长势科学追肥和开展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二是发挥项目实效,强化试验示范。2021年开始试验示范旱地马铃薯平垄覆膜膜侧种植技术,2023年依托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打造示范区2万亩,其中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示范片10个。三是加工企业带动,订单种植兜底。2023年当地政府协调新引进的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马铃薯淀粉加工薯订单12万亩,其中旱地订单6.9万亩,订单落实有效保障了当地旱作马铃薯种植收益。
在旱作无灌溉用水的前提下,该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马铃薯根系最大限度利用蓄积的有效降雨,将降雨利用率提高5%,较普通旱地单产提升10%、亩纯收入增加120元。同时覆膜一定程度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和除草剂使用,加厚地膜的应用可提升残膜回收率,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从2021年探索试验示范该技术到目前推广应用面积累计8万亩,处于试验示范和推广初期。该模式可在阴山沿麓旱作区结合实际探索应用。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nmyw/202311/t20231114_24099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1-08小芦稷撬动大产业
2025-01-08徐蒜6号
2025-01-08连云港市严把“四关”...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苏州市吴中区:五措并...
2025-01-08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2025-01-08关于江苏省农村人居环...
热门资讯
2025-01-06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3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4-12-30浙江省女子监狱先进事...
2024-12-23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
2024-12-16最高检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4-12-09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
2024-12-05致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
2024-12-05致蕲春县人民政府一份...
2024-12-05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
2024-12-02最高检召开第七批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