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跑出“加速度” 稳粮夺丰收——浠水新时代“新双抢”扫描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吕博林 通讯员冯伟 王路港 洪京燕
七月烈日似火,早稻收割正当时。黄冈市浠水县是湖北水稻生产大县之一,此时,正是农户们抢收早稻,又要抢种晚稻的“双抢”时节。
曾经这个时段是浠水县农村乡亲们最怕、最累的农时。现在,田里带有空调的大型收割机在奔跑、路边运粮车在排队,上万亩的高标准农田里几乎看不到人。
“以前搞双抢非常热,田畈里有40多度。现在有了农机,机内又有空调,全天作业都不热,非常凉快,一天耕种六七十亩田。”7月26日,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刘秋德高兴地说。
“新双抢”快!首先得益于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以来,浠水县建成高标准农田56.72万亩,“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效农田初见成效。浠水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皮楚舒介绍说:“高标准农田建好后,通过农机农技的融合,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可以实现一边收割,一边整田,一边播种,大大缩短了抢收抢种的时间,抢得了农时,保证了季节,实现节本增效,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效益。”
“今年种了20亩早稻,都是流转过来的土地,从7月14日开始收割,不到7天,晚稻都种下去了。而在过去,就是自家的十几亩田,全家人收割、整田、插秧,最快也要半个月。”汪岗镇种粮大户陈小军说。
“新双抢”省!省时省工。不仅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更得益于农业新技术的运用。浠水县是湖北双季稻轮作主产县,也是全省第一个规模化运用“双早双直播”栽培技术的县市。所谓“双早”,就是用“早稻”品种种植“晚稻”,把晚稻的生育期,从以往的112天压缩到了100天左右,克服晚稻光照、温度条件不足的劣势,实现增产;所谓“双直播”,就是早稻、晚稻直接播撒种子,减少育秧、拔秧、移栽等环节,解决农户们人手不足的问题,让农民既增产又增收。“这些技术促成了我们粮食产量的增收,也实现了劳动力的大量节约,种植成本减少,一亩大概可以节约200多元。”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金安说。
“新双抢”精!在于人才引进和智能化的运用。近年来,浠水县像黄金安一样懂农业的大批人才回乡,扎根农村,同时,运用无人飞机、无人旋耕机等先进智能化农业装备,既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又实现了生产成本降低、粮食稳产增产增收。“过去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改变了,现在我们通过无人农机的作业,可以实行24小时作业,一天一个晚上播种近1000亩,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农业,成为新农人,我们种田的模式也将发生很大的改变。”黄金安补充道。
“近年来,我县通过加速农民职业化的培养,引进人力资源回归农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持续投入,全县新型农民队伍已超过1000人,已成为我县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皮楚舒说。
大量人才、技术、装备汇聚农村,不仅深刻改变着新时代农业生产的方式,更让穿着西装种田变成了现实。浠水新时代的农业、农村正在成为“洼地热土”,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207/t20220729_42411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1-08小芦稷撬动大产业
2025-01-08徐蒜6号
2025-01-08连云港市严把“四关”...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苏州市吴中区:五措并...
2025-01-08草莓定植成活后田管要...
2025-01-08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025-01-08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2025-01-08关于江苏省农村人居环...
热门资讯
2025-01-06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
2025-01-03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
2024-12-30浙江省女子监狱先进事...
2024-12-23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
2024-12-16最高检召开党组扩大会...
2024-12-09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
2024-12-05致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
2024-12-05致蕲春县人民政府一份...
2024-12-05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
2024-12-02最高检召开第七批挂职...